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技术指引 |
 |
标准编号:DB4403/T 454-2024 |
标准状态:现行 |
|
标准价格:0.0 元 |
客户评分:     |
|
立即购买工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
|
|
|
|
|
本文件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含环境影响后评价、环境影响现状评估)的总体原则、
工作程序、评价要求、建设项目过程回顾、建设项目工程概况、区域环境变化评价、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评价及环境影响预测验证、环境保护补救方案和改进措施、结论及建议。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管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工作,不适用于核与辐射类和重大变动类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
|
|
英文名称: |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retrospec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
替代情况: |
替代SZDB/Z 121-2014 |
中标分类: |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综合>>Z01技术管理 |
ICS分类: |
01.120.30 |
发布部门: |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布日期: |
2024-06-14 |
实施日期: |
2024-07-01
|
提出单位: |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 |
归口单位: |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 |
起草单位: |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同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孙敬锋、汪泉娟、高晨宇、叶志敏、周海霞、尹璇、单双、吴之民、林杰、陈泽龙、李鹤超、丁艳敏、关丽捷、周泳锜 |
|
|
|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 SZDB/Z 121—201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技术指引》,与 SZDB/Z 121—201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适用范围(见第 1 章,2014 版的第 1 章);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 2 章,2014 年版的第 2 章);
——修改了相关术语和定义(见第 3 章,2014 年版的 3.1);
——删除了校核评价等级的内容(见 2014 年版的 6.4);
——增加了建设项目过程回顾内容(见第 7 章,2014 年版的 7.2.6~7.2.7);
——明确了污染源源强分析评价重点(见 8.6,2014 年版的 7.2.5);
——删除了社会环境调查内容(见 2014 年版的 8.2.2);
——增加了环境影响预测验证内容(见 10.1~10.8);
——修改了环境风险评价内容,作为评价要素融合至环境影响预测验证章节(见 10.9,2014 年版的第 10 章);
——删除了清洁生产水平分析(见 2014 年版的第 11 章);
——增加了环境保护补救方案和改进措施(见第 11 章);
——删除了总图布局合理性分析章节内容(见 2014 年版的第 14 章)。
本文件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同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敬锋、汪泉娟、高晨宇、叶志敏、周海霞、尹璇、单双、吴之民、林杰、陈泽龙、李鹤超、丁艳敏、关丽捷、周泳锜。
本文件及其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4 年首次发布为 SZDB/Z 121—2014;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
|
|
前言 IV
引言 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定义 1
4 总体原则 2
5 工作程序 2
51 评价工作流程 2
52 准备工作阶段 4
53 调查工作阶段 4
54 评价工作阶段 4
55 报告编制工作阶段 4
6 评价要求 4
61 评价类别的确定 4
62 评价因子和评价范围的确定 5
63 评价标准的确定 5
64 评价方法的选取 5
7 建设项目过程回顾 5
71 环境影响评价及竣工环保验收回顾 5
72 排污许可及环境监测落实情况回顾 5
73 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5
74 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符合性分析 5
75 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6
76 环保合法合规情况回顾 6
8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6
81 基本要求 6
82 工程基本情况 6
83 生产工艺及产排污环节 6
84 物料平衡 6
85 水平衡 6
86 污染源源强分析 7
87 重大变动论证 8
9 区域环境变化评价 8
91 评价方法 8
92 环境保护目标 8
93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8
10 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评价及环境影响预测验证 10
101 基本要求 10
102 生态环境 10
103 大气环境 10
104 地表水环境 10
105 声环境 10
106 固体废物 11
107 土壤环境 11
108 地下水环境 11
109 环境风险 11
1010 环境管理 11
11 环境保护补救方案和改进措施 11
12 结论及建议 12
121 结论 12
122 建议 12
附录 A(规范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报告书(表)编制要求 13
附录 B(资料性) 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表)内容及格式 14
附录 C(资料性)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表)内容及格式 22
附录 D(资料性) 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现状评估报告书(表)内容及格式 30
附录 E(资料性)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现状评估报告书(表)内容及格式 38
附录 F(资料性) 图件要求 46
附录 G(资料性) 附件要求 48
附录 H(资料性) 报告附表 49
参考文献 50
图 1 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工作流程 3
图 B1 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表 15
图 C1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表 23
图 D1 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现状评估报告表 31
图 E1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现状评估报告表 39
表 H1 报告附表 49 |
|
|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HJ 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 1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69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 61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 96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