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标网 回首页
标准分类  最新标准New!  标准公告 标准动态  标准论坛
 高级查询
帮助 | 登录 | 注册
查标准上工标网 免费查询标准最新替代作废信息
 您的位置:工标网 >> 标准动态 >> 标准新闻 >> 新闻内容

标准难出台 国内逾九成汽内空气污染超标


    来源:广州日报    更新时间:2007-06-07       评论: 0

  我国车内空气质量堪忧

  据介绍,多年前,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就针对新车内空气污染问题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车内空气污染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如参照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当时对100辆轿车进行的随机抽检,有90%的轿车存在车内空气质量问题。据广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的刘春生主任介绍,现在这一情况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

  记者本人经常参加一些国内厂家举办的新车试驾活动,很多车子如果关上窗,车内气味不仅刺激难闻,严重的还会让人明显感到头晕。根据记者的经验来看,如果美国车内空气污染比室内严重5到10倍,那么国内的情况只会更严重。

  此前,京、沪、深、穗等地有关部门都分别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过抽检,结果非常不乐观。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空气监测中心曾对200辆车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若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近90%的汽车都存在车内空气甲醛或苯含量超标问题,而且大部分车辆甲醛超标都在五六倍以上。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曾随机抽检了使用不足半年的新车,结果发现70%的汽车车内有害气体的浓度超过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最高者竟超过标准10倍以上。广州中科环境检测中心曾对2000辆汽车车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发现有92.5%的车辆存在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上海市环保产业协会曾对上海一些3年内购买的中小型机动车进行了空气质量检测,若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接近一半的参检车辆车内空气质量不合格,其中一辆新车的TVOC(总有机挥发物)指数竟超出国家标准的16倍。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至今难出台

  早在2004年,车内空气质量就被公众广泛关注,起因是当年的两起车内空气污染引起的官司。

  个案一:2004年4月,北京丰台区法院对“奥拓车苯超标引发死亡赔偿纠纷案”作出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再生障碍性贫血死亡为苯中毒所致证据不足,因此驳回了原告的诉讼申请。个案二:2004年4月,车主卢先生购买的新车经过经销商装饰后,车内甲醛含量超出国家室内空气标准的26倍,车主将经销商诉至法院。但北京市二中院判决认为我国目前尚未制定车辆内空气质量标准,没有同意卢先生提出的退车的请求,而是判销售商补偿卢先生3万元。

  这两个案子曾经引发过国内关于车内空气质量的大讨论,并直接导致有关部门开始着手制定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但时至今日,《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仍未能出台。

  其实不仅国内没有这样的标准,据了解,全世界目前也没有一部类似的国家标准。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

  专家介绍,主要原因是汽车的使用环境和条件变化太大,很难有一个具有可比性的内外部检测环境。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郝吉明教授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并不是欧美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而是制定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存在技术难题。”他解释说:“车在阳光下暴晒两个小时后,与在地下车库存放两个小时后,测试出的结果肯定大不一样,因为高温会导致更多的污染物释放。所以,要想测试,首先要有统一的测试条件。而这样的条件必须非常细化,比如:测试时发动机是启动还是不启动?测试仪器放进车内时是用1秒钟开车门还是1分钟?”更复杂的问题是:汽车内到底存在哪些有害物质,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很多有害物质还不能避免,那么它们的浓度达到多少就可以被定义为有害健康?

  最近国家环保总局对外公布即将出台《国家环境友好汽车实施方案》,虽然也对车内空气污染的一些指标作出了规定,但这并非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广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的刘春生告诉记者,真正的国家标准对车内空气污染物的说明应更加详细,相应检测手段也不一样。更重要的是,这个“实施方案”不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权制定的,所以并不具备强制性。比较《国家环境友好汽车实施方案》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污染物限值就可以发现,前者与后者规定的苯、甲苯、二甲苯、TVOC基本相同,只有甲醛限值比后者略高。汽车业内人士表示,汽车的使用条件复杂,车内配件多、空间小,采用与室内几乎相同的标准,是不公平的。刘春生介绍,真正的《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仍在制定过程当中,由环保总局牵头,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以及国内一些整车厂和科研单位共同参与。

  业内呼吁:厂家应从源头杜绝污染

  虽然国家统一的强制性标准一直缺位,但车内空气污染严重却是一个客观事实,厂家不能因为没有强制性标准就可以不对此负责任。

  国外的情况是,虽然没有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但是各厂家在原材料和零配件的采购、使用过程中,有严格的环保标准,从源头上控制了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例如:有的日本汽车厂就有企业内部规定,从原材料环节控制车内异味的产生,在新车定型时还有专人针对“车内味道”进行感官评判。欧盟制定了《有关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制度》,对汽车相关材料做了部分规定。德国环保机构与汽车制造公司协调制定了车内环境空气污染控制的条例,使得车内各种有害气体含量有了限制。

  2002年9月开始,欧盟出资477万欧元启动了“清洁车厢工程”项目,该项目总耗时36个月,项目的目标是:研究出一种有效的、可以量化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管理系统,从而为驾驶员和乘客的健康提供保障。“清洁车厢工程”的几个具体目标是:定义车内空气健康、舒适和安全的标准;开发捕捉车内微颗粒悬浮物的技术;探索初级的分解空气污染物的方法;开发车内空气质量提示系统。这些技术将首先考虑在轿车上使用,随后将在卡车和公共汽车上推广。多家汽车制造商都参与其中。相比之下,国内的汽车厂家在这方面至少没有给外界以足够的信息。而且,为了降低成本,在车内使用劣质材料的汽车厂家,为数并不少。

  环保和质监部门的相关人士都表示,在国家强制性标准没有正式出台之前,汽车厂家应该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从材料和零配件采购源头控制住污染源。

  专家支招 应对危害

  如何降低车内空气污染的危害?如果是新车,在最初几个月应注意开窗通风,增加车内空气流通,加速有害气体的挥发,并尽可能少使用空调;同时,慎重选择车辆内饰,特别是一些廉价劣质装饰件和汽车香水;如果车内异味过大或驾车后明显感到身体不适,就应考虑去有国家认证资质的部门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同时孕妇和过敏体质者尽量不要乘坐异味过重的新车。另外,在选购新车时,除价格、性能、外形、配置等外,也最好留心一下车内的气味。

  目前比较普遍的车内消毒方法有臭氧消毒、离子杀毒和光触媒消毒等三种。

  臭氧是一种具有广泛性的、高效的快速杀菌剂,它可以杀灭多种病菌、病毒及微生物。与化学消毒不同,利用臭氧消毒杀菌一般不残存有害物质,臭氧杀菌消毒后很快就分解成氧气,不会对汽车造成“二次污染”,对人体无害。臭氧消毒价格也比较便宜,但消毒一次只能维持1到2个月。

  光触媒是新近兴起的一种新杀毒方法,它是利用二氧化钛这种光催化剂,产生正、负电子,其中正电子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结合产生具有氧化分解能力的氢氧自由基,而负电子则与空气中的氧结合成活性氧,二者均具有强大的杀毒杀菌能力,对于汽车车厢内常见的甲醛氨、苯等有机化合物具有分解作用,同时还可以清除车厢内的浮游细菌。光触媒消毒一次维持的时间长、效果好,可达1到2年,不过价格较高。

  离子杀毒的方法虽然常见,但它主要通过购买车载氧吧释放离子达到车内空气清新的目的,实际上只能是一种空气清新和净化方式。优点是使用简单;缺点是空气净化过程缓慢、消毒不彻底。策划/文 记者 汪云青

  相关链接

  车内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车内的污染物主要有两大来源,一种是外来的,包括汽车尾气等;另一种则是在汽车内部产生的,包括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油漆、胶水、黏合剂,汽车的坐垫、方向盘套等。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释放的污染物主要有苯、甲苯、甲醛、烯烃、芳香烃等;从外部进入汽车的有害物质污染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这些有害物质可以使驾驶员或乘车人出现头晕、恶心、困倦、咳喘、打喷嚏等不适症状。而其中的甲醛、氨、苯、二甲苯和其他挥发性有机物除可引起急性刺激效应外,人若长期处于高浓度环境中,还可引起呼吸系统、肝、肾及造血器官的损伤,免疫功能的改变,甚至存在诱发癌症的危险。

  目前衡量车内空气质量的主要指标是苯、甲苯、二甲苯、甲醛和TVOC(总有机挥发物)等。甲苯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性物质,主要通过呼吸道被人体吸收,通过皮肤也有少量的吸收。在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眩晕、头晕眼花、难以保持平衡并伴有头痛,对行车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苯和二甲苯具有麻醉作用,可导致造血器官的损坏并扰乱神经系统。甲醛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损害。TVOC主要包括甲醛、苯、甲苯、乙苯等数十种有害物质,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导致头晕、头痛、嗜睡等症状,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

 【返回新闻首页】【关闭窗口】【发表评论(0条)
 
相关新闻
·北京中小学校用绿色照明 照明质量达国家标准 ·变频空调能效标准将更简便易懂
·厨卫行业标准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技术有缺憾行业没标准 热泵热水器推广难
·连云港市首批标准化渡船在灌云投入使用 ·手机电视标准增为8个
·首部验房师作业标准出台  验房师 ·推进菜市场标准化建设 家门口买菜方便又放心
·无锡陷入饮用水危机 将提高太湖排污标准(图 ·手机充电器统一标准将从推荐性标准转为强制执
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册>>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的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推荐资讯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告.. ·水利部公告 2025年第11号
·水利部公告 2025年第9号 ·国家铁路局公告 2025年第7号
·国家铁路局公告 2025年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公告 2025年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 202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 2024年..
·海南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发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323号
热点新闻
2022年10月—2023年3月发布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生态环境监测机
中铁上海院编制的4项铁道行业标准正式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公安部《批准发布4项司法鉴定GA新标
民航局颁布全球首部航空集装器CT爆炸
交通运输部发布9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31项国家计量技
《轨道车 重型轨道车》等7项铁路国家
气象行业标准《作物病害气象等级预报方
图片新闻

生活家电全面升级 标准助力门槛提高

数码相机有效像素国家标准近期出台

慕思助《软体床》标准看齐世界水平

新《电梯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于3月1日
专题新闻
· 思念三鲜水饺惊现病原菌
· 2011世界标准日专题-国际标准树立
· 天宫一号倒计时将实现首次空间对接
· 依据四项指标 严打“地沟油”
· 月饼出现双向标准 深陷枧水之困
· 名牌运动服含毒 可致性早熟
· 血燕亚硝酸盐严重超标
· “化学酱油”专题 酱油再遭质疑门
· 肯德基醇豆浆遭质疑
· 染色馒头泛滥 食品标准空白多
· 雀巢等知名婴儿食品陷入安全门
· 节能灯不合格 标准门槛低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使用条款
QQ:1197428036 992023608 有问题? 联系在线客服
Copyright © 工标网 2005-2023,All Right Reserved